标准分享吧

找标准资料
就到标准分享吧

3步做好深基坑危险排查,质量问题精准防控!(3)

作者: 人气: 来源: 2020-06-14 评论:发表评论

3.土方开挖安全控制要点

(1)挖掘机挖土作业时,其最大开挖高度和深度,不应超过机械本身性能规定。满载的铲斗要举高、升出并回转,机械将产生振动,重心也随之变化,因此挖掘机要保持水平,履带要与地面楔紧,以保持稳定性。

(2)在机身未停稳时挖土,或铲斗未离开作业面就回转,都会造成斗臂侧向受力而扭坏;机械回转时采用反转来制动,就会因惯性造成的冲击力而使转向机构受损。

(3)作业时,应待机身停稳后再挖土,当铲斗未离开作业面时,不得作回转、行走等动作。回转制动时应使用回转制动器,不得用转向离合器反转制动。

(4)作业后,挖掘机不得停放在高边坡附近和填方区,应停放在坚实、平坦、安全的地带,将铲斗收回平放在地面上,所有操纵杆臵于中位,关闭操纵室。

4.深基坑支护要点

(1)深基坑围护须根据设计要求、深度及现场环境工程进度确定施工方案。

(2)深基坑施工须解决地下水位,一般采用轻型井点抽水,使地下水位降到基坑底1m以下,须有专人负责抽水,并做好抽水记录。

(3)深基坑土方开挖时,多台挖土机之间间距应大于10m,挖土由上而下,逐层进行。

(4)深基坑上下应挖好阶梯或支撑靠梯,禁止踩踏支撑进行作业,坑四周应设置安全护栏。

(5)人工吊运土方时应检查起吊工具是否牢靠,吊斗下面不得站人。

(6)在深基坑边上侧堆放材料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挖土边缘保持一定距离,当土质良好时,应距离0.8m以外,高度不得超过1.5m。

(7)雨季施工,坑四周地面水必须设排水措施,防止雨水及地面水流入深基坑,雨季开挖土方应在基坑标高以上留15~30cm泥土,待天晴后再开挖。

(8)深基坑回填土要四周对称回填,不能一边填满后延伸,并做好分层夯实。

(9)深基坑施工中,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要跟班作业,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确保每道工序在安全保证的前提下才能抓质量、进度。

(10)对深基坑施工中的关键部位,须严格控制,前道工序未验收签证,后道工序绝不允许施工。

5.安全控制要点

(1)设计、施工安全性报告控制: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单位应制订深基坑设计、施工安全性报告。安全性报告应通过专家评审。

(2)支护结构和土体加固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控制:地下连续墙、SMW工法、钢或混凝土支撑等基坑支护结构和土体加固施工中涉及安全性能的重要工序的施工质量应满足法规标准和设计要求。

(3)安全管理人员监管:作业时,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在现场进行管理。

(4)基坑临边防护:基坑四周、操作平台等临边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应牢固可靠。

(5)立体交叉作业控制:当应用土代模浇筑混凝土支撑,支撑下的土方开挖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清除支撑下粘结的土石;上下层立体交叉作业时,应设置隔离设施。

(6)施工进度控制:施工单位报送的进度计划应满足基坑安全性要求。

6.基坑监测

(1)监测点的布置应满足监控要求,从基坑边缘以外1~2倍开挖深度范围内需要保护物体均应作为监控对象。

(2)位移观测基准点数量不少于两点,且应设在影响范围以外。

(3)深基坑工程应进行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并确保开挖深度不超过7m的三级基坑,监测点间距不大于20m;开挖深度超过7m的一、二级基坑,监测点间距不大于10m;每一典型坡段不少于3个监测点。同时水平位移监测应包括位移量、位移速率和方向。

(4)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不应少于2次。

(5)各项监测的时间间隔可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

(6)深基坑工程进行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应在施工前进行一次,施工期每天监测不少于一次;监测过程中发现监测对象变形发展较快则应增加监测次数。

(7)基坑开挖监测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提交监测日报、阶段性监测报告。工程结束时应提交完整的监测总结报告。

继续阅读:

分享吧~提高逼格:

相关阅读

更多
    无相关信息

评论留言

官方微信二维码 标准分享吧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