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5215-2025 危险货物 自反应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引爆试验方法
危险货物自反应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引爆试验方法
警示一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具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特别需要注意到试验过程涉及爆
炸晶的使用,需要相关的资质及场地条件或委托有相关条件的单位进行操作.本文件井未指出所有可
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金和健康措施,并保证实验室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
条件。
1范園
本文件描述了自反应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引爆试验的试验方法,规定了试验原理.设备与材料.试
验程序和结果判据.
本文件适用于评估自反应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传攝爆炸的能力。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700碳素结 构钢
GB/T 3639冷拔 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
GB8031工业电雷管
GB/T 21535危险化学品爆炸 品名词术语
GB3000.9--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9部分: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
GB 3000.16- -2013化学品 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6部分:有机过氧化物
3术语和定义 .
GB/T 21535.GB 3000.90 2013 和GB 3000.16- 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3.1
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sdlrreactive sulbstances or mistures
即使没有氧(空气)也容易发生激烈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液态或固态物质或者混合物.
[来源:GB 3000.9-0 -2013,3.1.有修 改]
3.2
有机过氧化物orgnic peroxide
含有二价的-0-0-结构,可视为过氧化氢的-个或两个氢原子已被有机基团所取代的衍生物的液
态或固态有机物。
注:包括有机过氧化物配制品(混合物)。有机过氧化物是可发生放热自加速分解热不稳定的物质或混合物。
[来源:GB 3000.16- -2013,3.1 ,有修改]
4试验原理
通过引爆传爆药柱,观察在钢管封闭条件下的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和有机过氧化物能否传播爆
炸,以评估其爆炸传播特性和安全风险.
5设备与材料
5.1样品管
20号冷拔精密无缝钢管,符合GB/T 3639的规定。外径为48 mm土2 mm.壁厚为4 mm土
0.1 mm.长为400 mm士5 mm.
5.2 传爆药柱
可选用钝化黑肃今(黑索今:钝化剂=95 I 5)或彭托利特(太安炸药:梯恩梯=50! 50)。传爆药
柱表面无任何包装材料.质量为160g.直径为50mm11mm.密度为1.60g/em*士0.05g/em*.药柱
表圖应平整.光滑.无裂纹。
5.3验证板 .
碳素结构钢,符合GB/T 700 的规定。尺寸:边长为150 mm+10 mm厚度为3.0 mm+0.2 mm.
5.4霄管
8号工业电雷管,符合GB 8031的规定。
5.5电子秤
测量范围为不小于1000 g.分度值不大于0.1 g.
5.6 钢卷尺
量程为不小于1 000 mm .分度值不大于1 mm. .
5.7 起爆器
具有导通功能,用于起爆8号工业电雷管。
5.8 雷管基座
采用木质材料,直径为40 mm.高为20 mm,沿中心轴通孔直径为8.5 mm.
6试验程序
6.1试验准备
6.1.1试验器 材
6.1.1.1桃选 两根质量接近样品管,标记编号.
6.1.1.2目视检查其外观是否有裂紋、气孔等,再检查其内壁是否光滑平整,必要时使用棉布进行擦拭
打磨。如试样与钢起反应.钢管内部可涂碳氟树脂。
6.1.1.3将聚 乙烯薄膜或聚四氟乙烯薄膜紧紧包裹样品管一端并固定。
6.1.2 传爆药柱
检查传爆药柱,应无目视可见的缺陷。
6.1.3试验样 品
记录样品试验编号.物理状态等信息,进行拍照留存。
6.1.4起爆器材
6.1.4.1检查 起爆器充故电功能.
6.1.4.2导通检查 8号工业电雷管.
6.2 试验步骤
6.21试样装至样品管顶部与管口平齐,使用木梓敲拍样品管外壁直至观察不到试样下沉,使用电子
秤称量并记录样品质量.固体样品可分3次装人样品管,以保证装药密度均匀,装药密度应接近运输时
的密度。
6.22将样品管竖 立在验证板上,再将-端装有雷管基座的传爆药柱放在样品管上,使之与样品管保
持同轴并固定.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