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人气: 来源: 2020-06-26 评论:发表评论
2.2施工步骤
2.2.1点夯施工步骤:
1) 清理并整平施工场地;
2) 布置第一遍置换夯点,用白色灰线标出每一个夯点点位,且偏差不大于5cm,并测量场地的高程;
3) 夯机就位,起吊吊钩至设计落距高度,将吊钩牵引钢丝绳固定,锁定落距;
4) 将夯锤平稳提起置于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5) 起吊夯锤至预定高度,夯锤自动脱钩下落夯击夯点;
6) 测量锤顶高程,记录夯坑下沉量;
7) 重复步骤5~6,按设计的夯击数和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8) 夯锤移位到下一个夯点,重复步骤2~5,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9) 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或推平,用方格网测量场地高程,计算本遍场地夯沉量;
10) 在规定的间歇时间后,按以上步骤完成全部夯击遍数;
11) 满足间歇时间后,进行满夯施工。
2.2.2满夯施工步骤:
1) 平整场地;
2) 测量场地高程,放出一遍满夯基准线;
3) 起重机就位,将夯锤置于基准线端;
4) 按照夯印搭接1/4锤径的原则逐点夯击,完成规定的夯击数;
5) 逐排夯击,完成一遍满夯,用方格网测量场地高程;
6) 场地整平;
7) 测量场地高程,放出二遍满夯基准线;
8) 按以上步骤完成第二遍满夯;
9) 推土机将夯坑填平或推平,用压路机将满夯整平后的虚土层碾压密实;
10) 用方格网测量场地高程。
每次强夯完成,记录施工日期、夯点编号、逐击沉降量、总锤击数、总沉降量、最后二击平均沉降量等数据,完成强夯施工记录表。如附表
1、强夯施工的标高控制
强夯施工要求夯前及每遍夯完后均进行高程测量,并计算平均下沉量,取得数据作为技术资料存档。
2、每遍强夯的时间间隔控制
强夯施工时要求每遍强夯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具体时间由现场确定。
3、夯击按由内到外,隔行跳打原则完成全部夯点施工。
4、强夯的有效深度至少至老土层顶面,强夯须均匀可靠,对局部回填超过5m处须采取分层强夯。
1、强夯质量检测项目
2、施工资料收集
1)竣工质量验收主要有现场效果检验和内部资料检查方面。
2)填写检验表格,与“验标”标准和设计标准进行比较,评定质量等级。
3)内业资料检查,主要查内容是否齐全,能否满足要求。
4)材料出厂证明书(合格证)和试验报告表;
5)工序质量检验签证及报告表;
6)分项分部工程检查验收质量评定表;
7)工程施工记录(包括设计图、施工图,监理工程师及业主通知等);
1、及时在施工中将质量监控信息反馈并指导调整施工参数,确保质量。
2、强夯施工必须按设计参数和强夯工艺进行施工,夯点测量定位允许偏差±5cm;夯锤就位允许偏差±15cm;满夯后场地整平平整度允许偏差±10cm。
3、每个夯击点的夯击数按单点夯后确定的沉降量及贯入度控制,如按沉降量控制时采用水准仪观测,并做好记录。
4、每夯击一遍完成后,应进行场地平整和测量场地标高与平均下沉量,并再进行施工放线及放夯击点位,方可进行下一遍夯击,在施工过程中,对毁掉的施工夯击点标桩,应及时进行补放,以免丢失。
5、强夯施工过程中应有人专门负责下列监测工作。
(1)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2)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3)按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次的夯沉量。
(4)在夯击中,当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提供的数据不符时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5)施工中对方案制定的工作量或要求进行改变时,应报上级主管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6)强夯施工中应在现场及时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