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分享吧

找标准资料
就到标准分享吧

盾构掘进技术施工要点(2)

作者: 人气: 来源: 2020-11-12 评论:发表评论

水压力+土压力=土仓压力

盾构掘进轴线偏差

现象

盾构掘进过程中,盾构推进轴线过量偏离隧道设计轴线,影响成环管片的轴线。

原因分析

(1)盾构超挖或欠挖,造成盾构在土体内的姿态不好,导致盾构轴线产生过量的偏离;

(2)盾构测量误差导致轴线的偏差;

(3)盾构纠偏不及时或纠偏不到位;

(4)盾构处于不均匀土层中,即处于两种不同土层相交的地带时,两种土的压缩性、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指标不同;

(5)盾构处于非常软弱的土层中如果推进停止的间隙过长当正面平衡压力损失时,会导致盾构下沉;

(6)拼装管片时,拱底块部位盾壳内清理不干净,有杂质夹杂在相邻两环管片的接缝内,就使管片的下部超前,轴线产生向上的趋势,影响盾构推进轴线的控制;

(7)同步注浆量不够或浆液质量不好,泌水后引起隧道沉降,而影响推进轴线的控制;

(8)浆液不固结使隧道在大的推力作用下引起变形。

预防措施

(1)正确设定平衡压力,使盾构的出土量与理论值接近,减少超挖与欠挖现象,控制好盾构的姿态;

(2)盾构施工过程中经常校正、复测及复核测量基站;

(3)发现盾构姿态出现偏差时应及时纠偏,使盾构正确的沿着隧道设计轴线前进;

(4)盾构处于不均匀土层中时,适当控制推进速度,多用刀盘刻削土体,减少推进时的不均匀阻力。也可以采用向开挖面注入泡沫或膨润土的办法,改善土体使推进更加顺畅;

(5)当盾构在极其软弱的土层中施工时,应掌握推进速度与进土量的关系,控制正面土体的流失;

(6)拼装拱底块管片前应对盾壳底部的垃圾进行清理,防止杂质夹杂在管片间,影响隧轴线;

(7)在施工中按质保量做好注浆工作,保证浆液的搅拌质量和注入方量。

治理方法

(1)调整盾构的千斤顶编组或调整各区域油压及时纠正盾构轴线;

(2)对开挖面做具部的超挖,使盾构沿着被超挖的一侧前进;

(3)盾构的轴线受到管片位置的阻碍不能进行纠偏时,采用楔子环管片调整环面与隧道设计轴线的垂直度,改善盾构后座面。

盾构过量的自转

现象

盾构推进中盾构发生过量的旋转,造成盾构与车架连接不好,设备运行不稳定,增加测量、封顶快拼装等困难。

原因分析

(1)盾构内设备布置重量不平衡,盾构的重心不在垂直的中心线上而产生了旋转力矩;

(2)盾构所处的土层不均匀,两侧的阻力不一致,造成推进过程中受到附加的旋转力矩;

(3)在施工过程中刀盘或旋转设备连续同一转向,导致盾构在推进运动中旋转;

(4)在纠偏时左右千斤顶推力不同及盾构安装时千斤顶轴线与盾构轴线不平行。

预防措施

(1)安装于盾构内的设备作合理布置,并对各设备的重量和位置进行验算,使盾构重心与中线上或配置配重调整重心位置于中心线上;

(2)经常纠正盾构转角,使盾构自转于允许范围内;

(3)根据盾构的自转角,经常改变旋转设备的工作转向。

治理方法

(1)可通过改变刀盘拿或旋转设备的转向或改变管片的拼装顺序来调节盾构的自转角度;

(2)盾构自转量较大时,可采用单侧压重的方法纠正盾构转角。

盾构后退

现象

盾构停止推进,尤其是拼装管片的时候,产生后退的现象,使开挖面压力下降,地面产生下沉变形。

原因分析

(1)盾构千斤顶自锁性能不好,千斤顶回缩;、

(2)千斤顶大腔的安全溢流阀压力设定过低,使千斤顶无法顶住盾构正面的土压力;

(3)盾构拼装管片时千斤顶缩回的个数过多,并且没有控制好应有的防后退顶力。

预防措施

(1)加强盾构千斤顶的维修保养工作,防止产生内泄漏;

(2)安全溢流阀的压力调至规定值;

(3)拼装时不多缩千斤顶,管片拼装到位及时伸出千斤顶到规定压力。

治理方法

盾构发生后退,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后退的情况进一步加剧,如因盾构后退而无法拼装,可进行二次推进。

继续阅读:

分享吧~提高逼格:

相关阅读

更多
    无相关信息

评论留言

官方微信二维码 标准分享吧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