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人气: 来源: 2020-09-30 评论:发表评论
在建矿井在永久排水系统形成之前,各施工区必须设置临时排水系统,并保证有足够的排水能力。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矿井,当开拓到设计水平,只有在建成防、排水系统后,方可开始向有突水危险地区开拓掘进。
井下探放水措施
凡采掘工作面受水害影响的矿井,应开展充水条件分析,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其基本要求是:
1、每年初,根据年采掘接续计划,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水害隐患,提出水害分析预测表及水害预测图。
2、在采掘过程中,对预测图、表要逐月进行检查,不断补充和修订。发现水患险情,应及时发出水害通知单,并报告矿调度室,通知可能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3、采掘工作面年度和月度水害预测资料应及时报送矿总工程师及生产安全部门。
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极复杂的矿井,在地面无法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构造和充水因素时,必须坚持有掘必探。
煤矿在受水害威胁的地区,巷道掘进之前,必须采用钻探、物探、化探等方法查清水文地质条件。地测部门要提出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并提出水害防范措施,经煤矿总工程师组织生产、安监、地测等有关部门审查后,方可进行施工。
矿井工作面回采前,必须采用物探、钻探、巷探、化探等方法查清工作面内断层、陷落柱和含水层(体)富水性等情况。地测部门要提出专门水文地质情况报告,经煤矿总工程师组织生产、安监、地测等有关部门审查后,方可进行回采。发现断层、裂隙、陷落柱等构造充水时,必须采取注浆加固或留设防隔水煤(岩)柱等安全措施,否则,不得开采。
一、探放水原则
必须做好水害分析报告,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还必须做到“有疑必停”。必须经探放水确认无突水危险后才能向前掘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视实际情况确定防水设施。在采面回风巷掘进和接近积水地区掘进前或排放被淹井巷和积水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危害等安全措施。
探水眼的布置和超前距离,应根据水头高低、煤(岩)层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在探放水设计中具体规定。
探放水设计包含以下方面:
探水起点的确定:为了确保采掘工作和人生安全,将水淹区的积水范围、水位标高、积水量等资料填绘在采掘工程图上,经过分析划出三条界线。
①积水线:积水边界线(小窑采空区范围),其深部界线应根据小窑或老空的最深下山划定。
②探水线:根据积水区的位置、范围、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及其资料可靠程度、采空区和巷道受矿山压力破坏情况等因素确定,具体规定如下:
对采掘工作造成的老空、老巷、硐室等积水区,如边界准确,水压不超过1MPa时(本矿小窑开采深度小)探水线至积水区的最小距离:煤层中不得小于30m,岩层中小于20m。对虽有图纸资料,但不能确定积水区边界位置的积水区,探水线至推断积水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m。对没有图纸资料可查的小窑,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同时坚持“有疑必停”,防止发生透水事故。掘进巷道附近有断层或陷落柱时,探水线至最大摆动范围预计煤柱线时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m。石门揭开含水层前,探水线至含水层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0m。
③警戒线:
沿探水线外推50-150m(在上山掘进时指倾斜距离)即为警戒线。
二、采掘工作面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
1、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井巷出水点的位置及其水量、有积水的的井巷及采空区积水范围、标高和积水量,必须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在水淹区域应标出探水线位置。采掘到探水线位置时,必须探水前进。
2、有与溶洞、含水层及与之有水力联系的导水层、裂隙(带)、陷落柱时必须查出其位置,并按规定留设防水煤柱。巷道必须穿过上述构造时,必须探水前进。如果前方有水,应超前预注浆封堵加固,也可采取其它防治措施。
3、打开隔离煤柱前必须探放水。
4、接近有水的采煤工作面时必须探放水。
5、接近未封闭又可能突水的钻孔时必须探放水。
继续阅读:
2020-09-30 10:50:22水利工程基本常识总结
2020-09-30 10:49:56水工建筑物防渗加固施工技术简要介绍
2020-09-21 19:57:09全面详解屋面防水施工技术,每张节点图都是精华!
2020-09-21 19:54:46水利竣工资料指南
2020-09-03 15:15:36水工建筑物养护与维修
2020-08-18 19:04:30夏季施工,钢筋、模板、混凝土、人员应该注意啥?超强总结
2020-08-07 18:17:1135kV高压断路器常见故障有哪些?有何解决措施?
2020-08-07 17:56:38水利工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2020-08-07 17:56:10必备水利工程知识
2020-08-07 17:55:12关于分流制地区初期雨水污染治理设计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