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人气: 来源: 2020-07-13 评论:发表评论
5.6桩顶控制
灌注的混凝土,通过导管底部流出,把孔底的沉渣冲起并填补其空间。随着灌注的继续,混凝土面不断升高,由于沉渣比重比混凝土小,始终浮在最上面,形成桩顶浮渣。浮渣的密实性较差,与混凝土有明显区别。当混凝土灌注至最后一斗时,应准确探明浮渣厚度。计算调整末斗混凝土容量。灌注完以后再复查桩顶高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将导管拆除,否则应补料。
5.7混凝土强度控制
根据设计配合比,进行混凝土试配,快速保养检测。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严格按规范把好水泥、砂、石的质量关。有质量保证书的也要进行核对。
灌注过程中,经常观察分析混凝土配合比,及时测试坍落度,试配时为节约水泥可加入适量的外加剂,降低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
严格按规定作试块,在拌合机出料口或浇筑现场取样,保证取样质量和数量。混凝土试块一组由3个100mm×100mm×100mm立方体组成。
5.8桩身结构控制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时,钢筋间距不能超过规范允许的误差,主筋的搭接选用机械接头、搭接焊和帮条焊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定位块是控制保护层厚度的主要措施,不能省略。钢筋笼的全部数据都应按隐蔽工程进行验收、记录。
起吊部位可增焊环筋,提高强度。起吊钢绳应放长,以减少两绳夹角,防止钢筋笼起吊时变形。确保导管密封良好,灌注时活动导管提高不能过多,防止夹泥、断桩等质量事故发生。如发生这些事故,应将导管全部提出,处理好后再下入孔内。
5.9后注浆质量控制措施
⑴ 成桩质量标准应符合JGJ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相应规定,采用此规范相应条款进行验收。
⑵ 后注浆施工过程中,经常对后注浆的各项工艺参数进行检查,水灰比采用现场抽查形式,根据搅拌筒上的刻度进行水灰比计量,压浆压力采取跟踪检查压力表的形式发现异常应采取相应措施。
⑶ 工程完工后,应按照现行JGJ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检验。
⑷ 对于注浆量等施工主要参数达不到试桩的相应值时,应征求设计单位的处理意见进行施工处理。
⑸ 桩基后注浆施工完成后应提供下列资料:材质检验报告、压浆设备性能资料、试压浆记录、设计工艺参数、后注浆作业记录、后注浆桩检验及特殊情况处理记录。后注浆资料需现场进行签认。
5.10原材料控制
对每批进场的钢筋、水泥、外加剂等原材料,应严格检查标号、出厂日期和出厂实验报告等材质证明文件并抽样检查上报监理,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才能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或过期硬化水泥。除外加剂另委托相应资质的试验室进行1~2次专门检验外,其余原材料抽样检查的主要要求如下:
⑴ 水泥
工地试验室按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个抽样批次,散装水泥每500t为一个抽样批次进行抽样送检,检验项目包括强度等级、凝结时间、安定性等指标。取样与检验方法依据有关水泥标准。
(2)砂石
按每600t或者400m3为一批,不足该数视为一批。在料堆取样时不少于8点组成一组样品。对拌和楼料场的砂石料进行抽样试验,试验项目包括筛分析和含泥量,试验结果对应于当日的浇筑桩孔。
⑶ 钢筋
当钢筋直径超过12mm时,应进行机械性能及可焊性性能试验;进场后的钢筋每批(同品种、同等级、同一截面尺寸、同炉号、同厂家生产的每60t为一批)内任选三根钢筋,各截取一组试样,每组3个试件,一组试件用于拉伸试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延伸率);一组试件用于冷弯试验;一组试件用于可焊性试验;如果有一组试件试验失败或不符合标准要求,另取两组试件再做试验。如果两组试件中有一组试验结果仍不符合要求,则该批钢筋将不得接收,或根据试验结果由监理人审查决定降低级别用于非承重的结构。
⑷ 粉煤灰
对进场粉煤灰应按批取样检验粉煤灰的品质。粉煤灰的取样以连续供应的200t为一批,不足200t者按一批计。每批粉煤灰必须检验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和含水率。
⑸ 膨润土
按每100t为一个抽样批次进行原材料试验;对进场的膨润土进行泥浆配合比试验,为泥浆搅拌站提供泥浆配合比,并根据进场膨润土的变化,随时调整制浆配合比;施工中应每日对泥浆站泥浆进行日常检验,主要检测泥浆的密度、粘度等指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