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分享吧

找标准资料
就到标准分享吧

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问题总结(8)

作者: 人气: 来源: 2020-03-09 评论:发表评论

(103)人行道10cm C20水泥混凝土基层,统一构造做法:每15-20m 设横向胀缝1道,宽2cm,内置浸油木纤板。并设置横向縮缝,每5m一道,宽3~8mm,缝深2.5cm,内灌沥青。

(10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生期间对表面裂缝进行全面检查的要求:对于裂缝宽度3mm以内的裂缝,在裂缝两侧各50cm范围内按0.3-0.5L/㎡的用量喷洒粘层油,并铺设玻纤格栅粘结牢固,缝左50cm,缝右50cm,幅宽1m。发现大于3mm的裂缝应组织进行裂缝形成原因分析,由设计单位确定具体措施后实施修复。

(105)道路平面图上应示出交叉口的人行横道线,作为盲道缘石坡道口位置的设计施工依据。

(106)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2012),提示盲道板大样图中,圆点高度0.5cm,应改为0.4cm;行进盲道板大样图中,触感条高度0.5cm,应改为0.4cm,中心距5cm,应改为6.2cm~7.5cm。无障碍坡道与车行道的高差,由最大2cm,改为1cm。

(107)新旧沥青路面过渡大样图中,19mm×19mm玻纤格栅仅需缝左50cm,缝右50cm,总宽为100cm,不需做150vm宽。

(108)道路土基处理,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设计计算出路床顶面80cm范围,在不利季节,依据路基的平均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计算平均稠度,并考虑路基填土高度,有无地下水、地表水的影响,论证后,确定路基的干湿类型(干燥、中湿、潮湿、过湿),作为设计土基处理厚度的依据。有时设计施工时是路堤,应考虑地块建成后,路的两边填土后,建成街区时,地下水位的升高因素。

(109)人行道结构中,1:3水泥砂浆,应改为M10水泥砂浆。

(110)沥青路面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技术要求,应执行《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的规定:

11.png

(111)沥青路面计算书,应按《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进行计算:按“5.4.1  1 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应采用路表弯沉值、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拉应力、沥青层剪应力或柔性基层沥青层层底拉应变作为设计指标。2 支路可仅用路表弯沉值作为设计指标。3 可靠度系数可根据当地相关研究成果选择;当无资料时可按表5.4.1取用。

(112)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其中沥青饱和度VFA(%)此值与道路等级无关,与混合料最大粒径有关;沥青混合料矿料间隙率VMA(%)此值与道路等级无关,与设计的空隙率(%)及混合料的最大粒径有关。

(113)正确表:《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12.png

(114)在路面强度要求表中:有误:“设计代表弯沉(0.01mm)”;正确:“验收弯沉值(0.01mm)”。

(115)路面排水……机非分隔带侧石 外露高度平均为20cm。分水点处侧石外露h1=17,雨水口处侧石外露高度h2=23cm。根据图号DL-6-04 侧石甲标准断面高度30cm,在此雨水口处侧石埋深仅30-23=7cm,不能满足稳固要求,最小埋深10cm,故此范围的侧石标准断面高度应≥33cm。

(116)

13.png

(117)

14.jpg

15.jpg

有时把中液限粘土基本容许承载力fa0(kPa)=70,压缩模量Es1~2(MPa)=3.0的土,当作河浜塘泥,设计采用抛块石、碎石填缝,平均60cm厚,……。注:该层土是挤不动的!

有时把在地下层的土层中液限粘土基本容许承载力fa0(kPa)=70,压缩模量Es1~2(MPa)=3.0的土,设计采用挖除。具体要看所处层位,有的是经过若干年压实,基本已趋稳定,如距表层土有一定距离,地面的压力经扩散,到该层土压力已经很小,经过沉降计算,能满足规范要求,可以不经处理。

(118)路面结构中的底基层20cm10%石灰土(抗压回弹模量为550MPa) ,宜改为20cm低标号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回弹模量为1300MPa)。

优点:①水稳定性好,抗冲刷性能好;

②可提高路面的累计交通荷载:

16.png

继续阅读:

分享吧~提高逼格:

相关阅读

更多
    无相关信息

评论留言

官方微信二维码 标准分享吧微信公众号
'); })();